第一百零四章:偏袒奸臣,来自孙克俭的背刺【求月票】(1 / 2)

京师城西。

依旧是那座隐秘的院落。

宋公文和张正明再一次相对而坐。

二人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各自饮茶,神情自然。

有关于兵部尚书的事情,宋公文在之前已经告知了。

因为他心中很是感慨,也对于某些士族有了极大的改观。

尤其是那句‘兵部尚书,哪有对外妥协的道理?’

更是让其心中有些钦佩。

在龙阳府变法的那段时间当中,宋公文看过太多不顾国法,压榨百姓的士族,那些人为了一己私欲,不管不顾,还勾结了白衣门,更是用心险恶。

可在经过这件事情后,他觉得有必要将士族区分开来。

在接下来的变法中,也要进行区别对待。

不能一棒子打死。

士族,也有爱国的嘛。

“林远松此人,当年也是科举出身,但并没有像其他举子一样,直接走入仕途,而是选择参军,还做了一段时间老侯爷的亲卫,性格上比一般的文官要烈很多。”

“他支持对高阳国用兵,说出那样一席话,也在情理之中。”

张正明饮完茶后,见对方还在感慨,当即笑道。

宋公文闻言点了点头。

能做到内阁大学士这个位置的,都不会是什么简单人物。

但也因为对方的提醒,不由抬起头,继而道:“老师,学生现在只是担心,万一真的和高阳国开战了,那辽东驻军,也必须分出一部分心神。”

“如此,若草原部落再一次进行大举进犯,虽然有老侯爷在,北境防线很难出问题。”

“可这对于朝廷来说,压力太大了,学生担心怕会发生意外啊。”

宋公文的担心不无道理。

草原有十八部。

现在集结起来的只有十部。

还有其他八部,看似现在没有任何动静。

但显然,他们在后面观望,保不准会突然出手。

到那时候,能在短时间内驰援的,唯有辽东地区的驻军。

只是现在又要和高阳国开战,肯定是不能大动的,尤其在这时候,其他诸国又咬上一口怎么办?

也就是为何,在御前会议上,他并不赞同用兵的最大原因。

“如陛下所言,高阳蕞尔小国,不足为虑。”

“除非他们真的想要与我大魏结仇。”

张正明道:“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这个胆子,因为承受不了全面开战的后果,所以此战,无需取得多大的战果,只需要让他们害怕就好。”

“而且,陛下说的也不无道理,面对藩属国的无理要求,必须要展现出中原之主的态度。”

他很清楚,若是从某方面看,开战并不是最明智的。

但实际上也需要给周边诸国一些震慑。

“学生自然也明白。”

闻言,宋公文点了点头,道:“现在就看,陛下要点谁的将了。”

在他眼中,对高阳国之战,不用取得太大的战果,只需要将那些人打疼就行。

且,即便大魏这一边双线作战,但一百多年来所积攒的国力,完全耗得起。

反观高阳国,就不同了,根本就承受不住。

“我大魏猛将如云,这点无需担忧。”

张正明一笑,但很快,眼神就变得郑重起来,继续道:“现在我最担心的,还是草原。”

“近些年来,我得到了一些消息,草原出现了一位霸主,但传言他天赋绝顶,不仅自小就精通骑射,还学习了大量中原的经史子集,又依靠着天狼部族先可汗之子的身份,才不过三十岁,便逐渐掌握了天狼部族,成为可汗。”

“尤其是前些年,草原内乱,他更是依靠一部之力,历经多次大战,将天狼部推上了草原十八部最强的位置。”

“而此次草原突然南下,其中并没有包括天狼部,但我还是怀疑,与此人有关。”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满是深深的担忧。

大魏对草原部落用兵,之所以大多数都胜出了。

但其中,除了有老侯爷的功劳之外,另外一点就是草原部落不够团结。

因此可以各个击破,甚至在某些时候,取得相当的战果。

只是,一但十八部全部联合了起来。

那局势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虽说单论大军。

草原十八部加起来,也比不过大魏。

可问题就在于,草原大军几乎全可以算的上骑兵,机动性很强。在加上草原地势广大,全是平地,若真的摆开架势,正面碰撞,鹿死谁手根本不得知。

也就是为何,大魏每年都会对北境投入巨大的钱财,用以构筑防线的根本原因。

其实,这不仅是大魏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历朝历代,都要头疼的事情。

“天狼部落那位可汗的事迹,学生也听说了。”

这时,宋公文开口,道:“此人确实厉害,还有传闻,他早年隐藏身份,入中原读书,还参加过科举,考上过秀才。”

“而他中榜的那篇文章,学生也看过,写的确是好,完全看不出来有草原蛮人的影子。”

“如果不是最后被发现了身份,怕是都要入朝为官了,这样的人,很可怕。”

一直以来,草原蛮子给中原人的印象,都是化外之民。

不通礼仪、不懂兵法、不晓圣人之言。

只是如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人。

还能科举中榜。

如何不让人担心呢?

“是啊。”

张正明也感叹道,脸上满是担忧:“对于大魏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人,而更重要的,此人还年富力强,至今不到四十岁。”

“若是再给他几年时间,怕是真的要整合整个草原部落了,到那时候,我大魏北境,危矣!”

此时此刻,师生二人相视一眼,均是有些无可奈何。

历来草原但凡出现一位霸主。

那对于中原,就绝对是灾难性的。

“不过老师。”此时,宋公文稍稍思考了一下,继而道:“虽然天狼部族那位可汗,是一位草原霸主,但当今陛下,又何尝不是一位圣明之君呢?”

“陛下英明神武,聪慧无双,学生想,即便草原十八部联合,只要有陛下在,就出不了问题。”

这句话,倒是让张正明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

是啊,当今陛下注定会成为千古一帝。

无论是才情还是其他方面。

不比历朝历代任何一位开明帝王差。

就算不论其他,就拿支持变法、敢于拿士族开刀的大气魄,就不是一般帝王能比的。

我大魏皇帝陛下,不差!

顿了顿,张正明没有继续思考这个问题,继而道:“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将内政之事处理好,尤其是财政税收这一块,必须要解决。”

“国家有钱了,不仅能培养出更多的大军,也能有底气,面对未来的各种变化。”

“公文你兼着户部尚书,应该清楚,如今国库已经开始入不敷出了。”

“如今又要两线作战,所以要想办多弄出一些银子出来。”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

虽说宋公文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变法之事。

可户部中的账目,他也是时常关注的,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样子。

尤其是神武侯北上出征,还有要准备对高阳国用兵之事,这都是极大的开销。

现在还能坚持的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怕很快就拿不出钱了。

不由得,宋公文叹了一口气,当即道:“老师这个学生也在想办法,只是今年的税收还没上来,变法确实成功了,但也只是龙阳府一地,效果也没有出来。”

“现在学生能做的,就是在该省的地方省一省,用以支持老侯爷北上,以及对高阳国用兵了。”

说完,他脸上满是愁容,想着陛下说几句话倒是挺轻松的。

但压力全都来到了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上面。

只是能怎么办呢?

总不可能直接甩手不干吧。

“你的苦衷我也知道,回去之后,我也会替你想几个法子的。”张正明见此道。

银子啊,的确是好东西,但想要拿到手,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而民间都叫户部尚书财神爷,可实际上呢?

只有接手了才知道。

摇了摇头,宋公文此刻不再多做思考,看了看外面阴沉的天色,道:“多谢老师,不知老师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暂时没有了。”张正明想了想,到:“守元前两天已经上任了,他来了一封亲笔信,说正在与江南的士族接触,相信不久后,就能成为江南士族的领袖。”

“同时告知你,关于变法之事,你就从江南一带开始,会在暗中全力配合你的。”

守元兄动作这么快?

就要成为江南士族领袖了?

宋公文闻言,当即心中一惊,有些不可思议。

但想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对方蛰伏了整整五年。

如今一朝而动,必然是雷霆万钧。

加上有两江巡查使这个身份,做到这一步也不会太难。

而同时,他也想到,既然变法从江南开始,那是不是能在这方面,弄点银子出来呢?

当然,这只是想法,想让那些士族出血,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学生明白了。”宋公文起身道。

张正明也知道时间不早,当即也没有继续交代什么。

二人也就这样一前一后,离开了院落。

如今朝廷即将进行两线作战。

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各方面都要进行准备,是一个大工程。

作为内阁大学士,必须保证每一步都不能出纰漏,不然就很容易影响到大局。

而宋公文,则乘着马车,向着府邸赶去。

虽说现在他的身份,与之前的完全不同,但生活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以前如何,之后也是一样。

不过,虽然这几日很忙,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但宋公文还是没有忘记,今日是自家儿子的生辰,因此在回去的路上,买了一点小玩意。

御前侍卫,虽然经常要在宫中驻守,但每月也有几天的休沐。

所以宋公文想着,现在儿子也该回来了。

准备给对方一个惊喜。

只不过。

当他走入府邸后,立刻就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

守门的下人低着头,不敢说话,就连里面的家丁和丫鬟,也是安静无比。

这就让宋公文有些奇怪了,以往儿子过生辰,夫人可是相当重视的,全家上下都要忙碌。

今日是怎么了?

当即。

他直接逮着一个小丫鬟询问道:“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夫人呢?还有公子呢?没有回来吗?”

“回...回老爷,公子回来了,可半个时辰前,又走了,夫...夫人,正在气头上呢。”小丫鬟低着头,弱弱道。

“什么?”听到此话,宋公文当即一瞪眼睛道:“怎么回事,公子又惹夫人生气了?”

他不由有些疑惑,自家儿子生辰之时,夫人一向是非常宽容的。

就算儿子顽皮一点,但也都会选择忍着。

等先过完生辰日再说。

除非...

是闯下了什么大祸...

可儿子最近都在御前营内任职,就算想惹祸,可也惹不了啊...

“回老爷,公子回来的时候,说陛下已经任命他为辽镇指挥使,就要上战场了。”小丫鬟道:“公子此次回府,就准备了一点衣物,就离开了,说要去兵部拿文书,然后尽快赶到辽镇。”

什么?

对高阳国之战,陛下点了儿子的将?

饶是宋公文,在听到这句话后,也不由懵了。

自己儿子,他太了解了,天天喜欢高谈阔论,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

但实际上,除了本身修行了一些武学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从军的经历,即便在御前营,也不过是上个月的事情。

现在,陛下居然要让儿子去指挥一场两国之战?

虽然知道高阳国,对于大魏来说算不上威胁。

可儿子,连一点经验都没有啊。

“这...”

宋公文也急了。

这可是真正的上战场啊,完全不是闹着玩的。

当即,他思考是不是再进宫一趟,让陛下收回成命。

但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知道,只要陛下决定的事情,那就不会改变。

所以让儿子退下来,根本就不可能。

怎么办?

宋公文不知道,有些欲哭无泪,想了想,最终直接转头,又一次上了马车,赶往兵部,看能不能追上儿子,虽然知道种几率并不大。

而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当到达兵部的时候,就被告知。

因为有陛下手谕,兵部不敢怠慢。

很快就写完了文书。

而后宋鸿志拿着文书,与兵部的人,一齐离开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宋公文,顿感无奈,明白追是不可能追到了,只能坐在旁边唉声叹气。

兵部的人对此完全没办法,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国丈,身份不同,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最终,兵部尚书林远松也来了,看到这一幕后,当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安慰宋公文,说陛下不仅只是任命宋鸿志为辽镇指挥使。

同时还在各地,调集了几位能力出众的将领,从旁辅佐。

加上辽镇本身的将士,只要不胡来,就出不了问题。

宋公文闻言后,也稍稍宽心。

若是有这些人在,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即便自己儿子在怎么爱惹事,但好歹有人管着。

只不过他心中的担忧还是没有减少,因为辽镇毕竟要打仗了。

但没办法,现在什么都做不到,只能祈祷,亦或者以自己的身份,多关注关注。

当即,宋公文也不继续留在兵部,而是乘着马车离开,家里还有夫人等着自己需要宽慰呢。

另外一边,林远松则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宋鸿志,他也是听说过的。

一个有名的纨绔子弟。

起初,他也不理解这个任命。

感觉陛下是不是把两国之战当儿戏啊。

但看到几名副将的名单后,也才放心下来,有这几人在,面对高阳国肯定是足够的。

当然,他心中还是有些疑惑,既然陛下要打出中原之主的威严,为什么只派了一个宋鸿志去,难道不会弄巧成拙吗?

可在经过细细思考后,林远松就明白了,这是给小国舅镀金呢。

毕竟只要对朝廷高阳国之战获取了一些战果。

那功劳必然是宋鸿志的。

再结合近日,陛下又是提拔宋公文来看。

这是陛下,想要在朝廷,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啊。

不过林远松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新帝登基后,怎么又能没有自己的人呢?

当然,这些话他不会说出来,只是有些担忧朝廷对高阳国之战。

想着只要不输,那也就没什么了。

旋即。

林远松转身,回到了兵部。

两线作战,各方面都需要他这个做尚书的去协调,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

因为宋公文没有提前得到消息。

宋鸿志还是走了。

连夜骑着马带着一群人走的。

本来此事,并没有任何人关注,但在第二天,当兵部传出消息,小国舅爷被陛下任命为辽镇指挥使,即将主导朝廷与高阳国之战后。

一时间,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京师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

所有人对于这个任命都不理解,且抱着怀疑的态度。

他们觉得,即便高阳国不过是大魏的附属。

但怎么也是一个国家。

这些年来的国力也算不错。

若真要开启大战,怎么也应该派一个不错的将领前往吧?

现在,居然让一个乳臭未干、且在每个人眼中都是纨绔的少年去。

这仗要怎么打啊?

不过,对于朝廷向高阳国开启大战的事情,百姓是偏向于支持的,因为兵部传出的消息中,也述说了此次开战的理由。

在很多百姓的眼中,高阳国不过是附属国,这些年来不知受到过大魏的帮助。

现在居然趁着北境局势混乱,想要敲竹竿,自然每个人都义愤填膺。

认为一定要给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中原之主。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虽然不满宋鸿志的任命。

但心里还是期待他能打赢的。

至于朝廷官员。

尤其是御史台的言官们。

却又觉得该是上折子的时候了。

认为宋鸿志,不适合作为辽镇指挥使,还直接节制五万兵马。

要知道,当初老侯爷之子,前镇北大将军,也是从一小卒做上来的。

现在这小国舅爷,凭什么直接主导朝廷与高阳国之战。

甚至有些御史,更是讲话说的非常严重。

说什么本来此战是必胜的,可让宋鸿志去,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不过,其中有一部分御史觉得上了折子也没用。

你看近段时间以来。

陛下哪次听了御史台的谏言?

当然,作为御史台的官员,存在感还是要体现的,这也是他们的职责,至于陛下听不听,那就与他们无关了。

就如此,一道道奏折,再一次涌入内阁,飘向御书房。

不过最终,还是放在了赵灵瑛的桌子之上。

此刻的瑛贵妃也相当无语。

从自己接管奏折以来。

大事没几件。

可这弹劾的奏折,几乎是每天都有。

而且大多数,全部都是针对宋家父子的。

赵灵瑛能怎么办呢?

只能继续批阅呗。

“娘娘,陛下为什么突然要任命小国舅爷为辽镇指挥使啊?”

景德宫之中,站在旁边研磨的翠果问道,显然对此也是相当不理解。

“我哪知道?”赵灵瑛闻言,叹了口气:“陛下的心思太深了,以前我还能理解,现在,也只能猜个大概。”

她这是实话,之前自己那位陛下,做出的某些决定,经过仔细思考后,确实能想清楚。

因为赵灵瑛觉得,百变不离其宗,陛下是帝王,就应该以帝王的角度去想。

比如提拔宋公文、比如推行变法等等。

但对于王守元这样的强硬士族派。

居然也直接给了个两江巡察使的官职。

最初,看上去似乎是为了安抚士族,但仔细想想,还想也不对劲。

尤其是这一次,关于宋鸿志的任命。

她看不懂。

并且大为震撼。

即便陛下想要培养这位小国舅爷,可也需要时间吧?

可对方才入御前营多久,连一点领军的经验都没有,现在居然直接成为辽镇指挥使。

当初自己兄长,做到这个位置,也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呢,且还是跟着父亲,建立了多次功勋。

现在这宋鸿志,直接跟父亲一样,都相当于一步登天了。

而且,武将和文官是不同的。

武将讲究功绩。

不然都这样的话,很容易就出问题。

“其实,娘娘,奴婢倒是悟出了些什么。”这时候,翠果再一次道。

“噢?”赵灵瑛顿时来了兴趣,当即道:“那你倒是说说看,悟出了什么?”

“奴婢觉得,陛下是不是不想打赢与高阳国之战啊?”

“不然派谁去不好,非要是小国舅爷...”

翠果思索,准备继续开口。

“放肆!”

赵灵瑛站起身来,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冷声道:“说的什么话?陛下乃千古圣君,为国为民,怎么可能不想打赢与高阳国之战?陛下比任何人都希望此战大捷,打出我大魏朝廷的威严。”

“你在此居然胡乱猜测,若非因为你是我的贴身侍女,现在就打发你去慎刑司!”

此话一出,翠果当即跪下来,顿时有些心慌。

虽然被呵斥有些委屈,但低着头不敢开口。

因为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

正如赵灵瑛所言。

这种话。

如果被外人听了去,那是要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