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意外结果(2 / 2)

掌权人 岑寨散人 1668 字 2022-09-09

原以为碾压方晟的表决,居然奇迹般地打成3:3,更诡异地是由于戴计田缺席,剩下没表决的詹印和方晟各执一辞,最终竟是平局!

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遭受重挫情况下没自乱阵脚,詹印稳当当道:

“看来***对省大数据中心走快车道的问题还没达成一致,不要紧,工作当中出现分歧是正常的,争论和质疑才会促使我们做得更好。关于这项工作,会后请沈兵同志整理材料报市发改委,请方晟同志、胜平同志配合一下争取尽快在市长办公会通过;请万伟、杨花同志到省里先跑跑,争取相关部门和振兴领导小组同意,为后面正式申报节省时间;至于工程费用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对吧?***市正府会进一步沟通协商,争取拿出解决方案。今天的会就到这里,散会!”

詹印说得不愠不火,但常委们知道他将怒火强压在内心深处,毕竟这是书计市长空降百铁以来第一次公开较量,表面上打成平手实质还是输了。

杨花满肚子疑惑,出了门紧紧跟着方晟想问个究竟,不料拐弯时他没头没脑道:

“没时间啊杨部长,我还有个会,失陪。”

杨花知他恼火自己站在詹印那边,忙不迭解释道:“我有苦衷嘛,毕竟……”

方晟抬手打断,道:“都为了工作,没关系的。”

说罢快速闪身下楼,连转两个弯就不见了。

“哎——”

杨花恨恨一跺脚,这才领略到体制内站队的麻烦和后果严重性。

其实方晟并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也理解杨花的处境,但站队就是站队没有理由可讲。

这次反对自己不甩脸色,她会觉得没什么,以后还会继续反对;给她碰个软钉子,下次表决就得惦量惦量,原先反对起码改成弃权。

——直到缓缓踱回办公室,詹印才悟出方晟毫无惧色跟自己公开翻脸的原因。

筹建省大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全部外聘,设备因为从美国公司采购必须走正府招标议标流程,加之兴建新址也要由专业团队把关监管,人、财、物三方面半点油花都捞不到,黄生等本土干部对此毫无兴趣。

那么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就是避免詹印、方晟当中任何一方在常委会取得优势,保持相对均衡的局面,既让他俩不敢忽视本土干部的存在,又要让他俩继续斗下去。

也是避免公开站队的高明之招。

不然无论谁取胜,输掉的一方必定把怒火宣泄到本土干部头上,柿子挑软的捏,没准会出现第二个戴计田。

方晟正是看穿黄生等人的盘算,无所畏惧地放手与詹印一搏。

方晟相信本土派会帮自己控制住局面,即便戴计田不请假,还是平局结果。

“果然厉害啊,厉害……”

詹印独自坐在沙发上暗自嗟叹,总算切身领教到方晟神出鬼没的战术——高明之处在于,从旁观者角度看方晟总赢得很侥幸很偶然,唯有与他正面较量的人才知道窍门所在。

这是因为,从来没有哪位高官的回忆录会坦露处理每个事件过程中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总会有意无意地美化、修饰或掩盖。

如果其他人代写,那基本是主观臆测和分析,不可能复原并探究到历史真相。

不由想起了正治盟友,大肃***书计沈直华。

昨天两人才通过电话,沈直华发了很多牢骚,也有不少感慨,显然沈直华与强势而有主见的窦晓龙磕磕碰碰矛盾不断,无法和谐共生。

作为地方势力代表的二代子弟,沈直华一路走到现在的秘诀就是“稳”,在此基础上最为人称道的还有“清廉”二字。

难道“稳”和“清廉”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

悲哀之处就在这里。

事实上很多干部做不到,有的干部刚开始能做到,随着地位的提升渐渐迷失自我,又做不到了。

因此沈直华虽然经济方面毫无建树,却靠果断处理干部、替老百姓伸冤等混出“沈青天”名头,加之父亲或明或暗相助,居然扶摇直上一度还领先詹印等人半个身位。

相比之下能力、应变、威望等均不在方晟之下的窦晓龙看人何其敏锐,不到三个月就看穿沈直华的底细,开始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沈直华之“稳”不代表在面临权力挑战时软弱,立即予以犀利反击!

今天百铁常委会攻防大战,在大肃已经上演了好多回,总体来说沈直华处于下风,但窦晓龙也没占得太大便宜。

体制内权力争斗就是这样,绝少会有酣畅淋漓的胜利,或者象方晟把顺坝***赶尽杀绝、家破人亡的惨烈。

更多是平衡。

旗鼓相当时的平衡;占据上风或落到下风的平衡;主要领导之间的平衡;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的平衡……

沈高的平衡论深获京都众多领导赏识,也是体制真实生态状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