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以为如何?”丁毅问内阁诸臣。
“当以成绩论,按大乾法典来,臣以为于思东可。”户部尚书陈有富先开口。
接着各人纷纷开口。
想帮吴伟业说话的前明尚书们也无话说。
一切按大乾法典要求来。
法典里说谁数据好,谁就上。
你可以说他命好,正好在登州这个好地方。
但用来和他比的应天府,同样是大乾最好的府之一。
你要说从僻远的延安府等和他比,确实不公,但应天府比输了,实在没话说。
于是仁德三年,第一次正常撤换巡抚,丁毅全程等于没有参与,由内阁确定了人选。
天下官员知道了,纷纷要打点起精神。
大乾法典里都说好了,升迁就是比数据,比治下数据。
囤田多少,学生多少,粮税,商税,甚至上告京师等都算数据。
而且法典里说了,都是好府和好府比,差的府和差的比。
肯定不会用登州应天来和汉中延安比。
确定了巡抚人选,按前明的惯例,还要召他进京,赐官服官印等等。
但大乾的官印就在当地,没有个人官印,官服也会在当地重做,一般没事丁毅不会招进京,官员们也不用进京,直接去福建上升即可。
兵部会调派登州水师,一路送他,保障安全。
而且通常都是顺路才送,不会专门送。
因为丁毅的水师有很多是需要在做生意的,顺道过去送到福建。
搞定人选后,丁毅又道:“这几天朕跑到京城之外看了看。”
群臣哗然,大伙知道皇帝真的跑出宫了。
旅顺的人是习惯了,丁毅最喜欢往外跑。
“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改进。”
“朕以为,以后官吏娶妻,当都是上过学的,诸卿如何看待?”
丁毅这次并没有直接要求写入法典,而是以询问的态度,问百官及内阁。
现场果然炸了锅似的,很多官员交头接耳。
丁毅这是因为大量的乡绅地主们,都自己花钱教女儿们识字,也不肯送到学校。
所以想了这么一个办法。
你们的女儿将来想嫁勋贵,没有上过学,只能为妾,不能为妻。
“敢问皇上,为何要如此规定?”马士英果然率先提出异议。
他自己的一个小女儿也没去上学,是在家里教的,毕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还在。
“这么说吧。”丁毅想了想:“朕用个比喻,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很多官员听了哈哈一乐。
“老虎和羊生出来的,肯定不会是老虎。”
“女子只有上过学后,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开启智慧,开拓眼见,提升自已,这样和咱们大乾的官吏们,才匹配备的上嘛。”
马士英脸通红:“小女在家中读书写字,同样能吟词作对,难道会生个目不识丁的蠢儿不成?”
现在知道丁毅限制皇权,马士英也是越来越敢顶撞丁毅。
丁毅反问:“你女儿知道欧洲和法国在哪吗?”
“。
”马士英目瞪口呆。
“马尚书你知道安南对面是谁吗?对咱们大乾有什么用吗?”丁毅又问。
“。
”马士英张着嘴,不知如何回答。
“欧洲各国加起来,比咱们大乾还要大。”
“安南的对面,有亚洲最好的马六甲海峡,我们大乾只要占住马六甲海峡,每年收银子就能收到手软。”
“朕不是要指责你们,身为前朝大臣,当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若眼光只看着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如何为天下的百姓谋福利。”
“皇上圣明。”财政部尚书阮文龙马上道:“若咱们能占了马六甲,各位大人的年终奖就有了着落了。”
丁毅这意思很明显了,没上过学的,配不上大乾的官吏们。
虽然这有点过份,也看不起人,但丁毅也是没办法,不用这法子,士绅和好多前明官员,都不让女儿去上学。
当然,仅靠这么一条还是不够的,民间百姓还有大量的少年们不让上学。
丁毅提议,大量拨款,为全大明的县学,开设寄宿制,镇村的孩子们,可以在学校住读,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也替百姓家里,少了一个开支。
原学生也可以留在学校吃饭,全部由朝廷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