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哀荣与廪膳(1 / 2)

重生北魏末年正文卷第二百三十五章哀荣与廪膳陈庆之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镇守魏梁边境的他,对北方传来的消息远比建康敏感。

过去一年,东西两魏都有很多动作,彼此模仿抄袭。

出于连弱抗强的原因,陈庆之对西魏变法图强乐见其成,但由于两魏之间的体量差距,注定只会将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

任何一次由统治阶级推动的变法改革,出发点都是稳固自己的统治。

毫无疑问,因筹备科举而暂时停下改革脚步的高澄,至少目前来说,做得很出色。

如果说,过往高氏在关东的统治稍显粗放,具体表现为高欢在晋阳拥重兵威慑,委派心腹任职州郡长官,但对地方真正能有多少控制力?

高澄以强国为目的,推行改革,他一系列的政令在不满一年的时间里,暂时还看不出对国力有多少增幅,但确实实现了高氏对关东统治的精耕细作。

当高氏彻底整合东魏国力,陈庆之能够想象据有三河地区2000余万人口的东魏政权能够爆发的能量。

建康权贵安于享乐,坐镇江陵的陈庆之却如坐针毡,他数次向萧衍请命北伐,并非之前的小股部队摸奖,而是梁魏边境的全线联动。

至于大举北伐的耗用,这并不是自己应该关注的,自有建康城中满朝公卿处置。

然而在西魏被堵死在关西的情况下,萧衍并不愿意独自硬撼东魏。

他要有这份心气,也不至于连续放过河阴之变、尔朱荣身死、高氏建义,四年内北方权力三次更迭的机会。

用一个词来形容萧衍的心态,得过且过。

有宇文泰在北方吸引仇恨,实在坚持不住,他再输些血,补给一波,在梁魏边境闹腾出一些动静,使东魏不敢全力西进。

打定主意要在江南坐山观虎斗的萧衍,怎么可能会答应陈庆之的请求。

壮志难酬,陈庆之长吁短叹之余,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南荆州刺史源子恭病死于洛阳,行南荆州事张亮被扶正,继任南荆州刺史一职。

关于张亮,陈庆之了解不多,通过北方探子传回的情报,这人之所以受到高欢、高澄父子的信任,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忠于事主。

尔朱兆在北方遭人唾弃,但并不妨碍世人推崇张亮的忠诚。

陈庆之并不清楚张亮的能力,只知道对方受高澄之命,组建了两万盐兵,如今正在冀州受娄昭操训。

但在他看来,无论如何,张亮也比不过老将源子恭。

源子恭一生征战,无论是平定羌、氐叛乱与各地民变,屡立功勋。

镇守梁魏边境后,先后两次击退南梁名将夏侯亶,而胡智达等南梁八将又领命犯境,也是源子恭领军斩杀胡智达,生擒监军阎次洪。

高澄把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放在南荆州,与侯景共御陈庆之,让陈庆之只能在豫州寻找突破口,结果没想到尧雄更是一个硬茬子,东魏西征之际,陈庆之在豫州治所悬瓠城下损兵折将,撞得头破血流。

如今源子恭病死,陈庆之也重新将目光由豫州转向南荆州。

全线联动需要萧衍批准,但若只是针对南荆州的小打小闹,陈庆之完全可以自主。

他并没有急于进犯南荆州,而是选择静待时机,同时广派密谍,探听张亮消息,试图摸清自己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