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子发难(2 / 2)

国公凶猛 浪子边城 1563 字 2022-10-02

人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正是这个道理。

现如今,晋王好不容易来到了京城,以着乾文帝多疑的性格又怎么会放他回去?

就算是要放他回去,那也要皇帝心甘情愿,而不是哪位朝臣进言了就可以解决。按说身为三品官员,何源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还是站了出来,这意思就很是奈人寻味,在考虑到他可是太子的人,难道他的所为是受太子之命不成?难道说是太子与晋王达成了什么协议不成?

事关重大,由不得臣子们不去多想。此时做为风暴中心点的何源一直在低着头,不敢抬上哪怕那么一下。

何源当然知道第一个站出来说着这些,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了?弄一个不好,就会被皇帝记恨上,那以后就要小心了,或许哪天抓了你一个小错就会大加惩治。

只是明明知道这些,何源还是要站出来,因为他已经别无选择。上有太子之令,下有柳香香的逼迫,体内又服了毒的他只能在这一刻站出来,不然不等皇帝收拾他,太子和柳香香就会让他生不如死。

何源站了出来,金銮殿上的乾文帝面色已露出不愉之意,事情涉及到一个手握军权的藩王,他要如何的发落和处理岂是一个小小的侍郎可以一言而绝的呢?

这根本就是在挑衅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威。不是你能插手和置疑的事情,你要跳出来管,置皇权于何地?

有些生气的乾文帝便想开口训斥何源几句,也让其它朝臣们知道,有些事朕可以低下头来和你们商量,那是给你们脸面。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可以,那只能是朕一言而绝,谁若是妄想将手伸进来,那就要做好被斩断手臂的准备。

乾文帝的嘴巴本欲轻张,就要给何源来一个当朝训斥之时,下面的朝臣中又有一人站了出来,“陛下,何侍郎考虑的不可谓不周全。晋王年纪大了,又有一身疾病在身,此时送他回到晋州归乡,可以为陛下驳一个善名,何乐而不为呢?在说晋军缺乏管束,让他们离京也是于国于民的大好事情,还请陛下恩准。”

这一次站出来的人,身份就很高了,正是百官之首,曾经太子的老师,当朝左仆射夏悠然。

如果说何源站出来,只是为了试探一下乾文帝的心思,夏悠然站出来的那一瞬间,便是代表着太子的态度,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做为太子以前的老师,也是当今太子在朝堂之中最大的靠山,夏悠然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代表着太子,甚至很多时候他说的话,也可以代表着太子的心声,现在连他都站了出来,那不是一两句喝斥就可以把事情画上句号的。

尤其是夏悠然拿晋军在大梁城的所为说事,更是在一瞬间点燃了不少朝臣们的心。这段时间,晋王找事,乾文帝采取着不管不顾的放任态度,不知道多少的朝臣在晋军手中吃了亏。可以说他们在骨子里恨透了这些晋军士兵。

晋军士兵的胡作非为、嚣张跋扈,早已经让众大臣们心中不满。现在有了可以让晋军离开的机会,众人自然是大加支持。至于说皇帝是不是不想让晋王离开,那是乾文帝与晋王之间的博弈,他们不想涉及,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便行了。

怀着这样的想法,夏悠然站出来之后,便有着更多的朝臣跟着站了出来。其中有一部分是太子系的,但其它中立的朝臣也有不少,显然这些人都是吃了晋军的亏,心中巴不得他们离开呢?

与会的朝臣数量大约一百二十余人,这一会的工夫就站出来四十人,达到了三分之一的规模。看着这一切的乾文帝不在出声,不仅如此,他还一幅饶有兴趣的模样看着众朝臣,他想要看看还有谁会跳出来。

站在首排的庆王、太子、襄王三位,此时面色各不相同。

庆王一幅老神哉哉的模样,他是不会参与这样的事情中来。尤其是在没有看到父皇明确的表态之前,他更不会擅自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事实上,从支持他的范师通由左仆射被降为翰林大学士之后,他在朝堂之上就渐渐的成为了一个透明人,或许私底下还会搞一些小动作,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一直都是自当哑巴,成为了一个看客。

太子不用说了,一脸的自信。即然已经与晋王达成了协议,那就会去遵守。他还需要对方对自己更多的支持,为此哪怕惹来父皇一时的不快,他也顾不得许多。

相比之下倒是襄王的脸色显得极为犹豫。

太子与襄王的对立关系可谓是举世皆知,便是大梁城的普通百姓也是知晓的。晋王做为太子的舅舅,这一次入京之后,手下的晋军士兵便没有给襄王找不痛快。很多襄王旗下的产业和生意都遭受了不同的破坏,不用说,这是晋王在替太子站台,打压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