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青锋第四百一十八章成大事者人有闲暇便要生事,吃饱了饭,总要寻些事情来做。
富贵闲人如此,市井间的寻常百姓更是如此。
家国大事,小道小事,市井传闻,本就是在市井之中流传的最快。
这也是朝清秋二人选择在酒楼之中的缘由。
酒楼一日之间往来酒客极多,消息流最快,加上来酒楼喝酒的大多有一颗“侠义心肠”,先是听了那些镖局对振威镖局的“忘恩负义”,后又听了龙虎寨周龙等人的暴横凶厉,一时之间热血上头,难免忍不住要出去宣扬几分。
朝清秋喝了口酒,这家酒楼里酒水的味道不差,只是他总觉的还是寡淡了些。
赵欢见他皱了皱眉头,“朝大哥可是觉的这酒水不好?”
“这可是咱们临城最好的酒水了,不止是在咱们临城卖的好,在外面也是受欢迎的很。”
朝清秋点了点头,又喝了几口。
酒确实是酒,只是如女子情思,滋味绵长,总要百转千回,品一品才能喝出其中的味道。
如果他还是当年的燕国太子殿下,多半也会喜欢这种酒,说不定会爱不释手。
至于如今?
他反倒是更喜欢酒入愁肠,便能滚烫如火的烧刀子了。
此时高台上的说书先生已经说完了他们交代的第一个故事。
他们找到这个说书先生,只交代了他讲两个故事,如今第一个故事讲完,自然要开始第二个故事。
老人拍了拍惊堂木,咳嗽一声,喝了口桌上的茶水。
“方才第一个故事咱们已经讲过了,想必各位对龙虎寨如何起家的已经多少知道了一些,这些事情如今知道的人已然不多,老夫这次为了讲这个故事也算是掏出了家底,各位听过也就算了,可千万不要外传,就当给我这个老家伙留下些吃饭的家伙。”
堂下的酒客们答应一声,只是不少人目光闪烁,看这模样,待会儿只要出去,多半就要去四处宣扬了。
朝清秋笑了笑,看向赵欢,“看来你这次找到的这个说书先生有些意思,举一反三,倒也有趣。”
赵欢点头,“那是自然,我找的人,还能有错,朝大哥放一百个心就是了。”
当日他们找到这个说书先生,只是请他讲两个故事,至于其他的事情其实只字未提,更没有要他说如今说的这段话。
这段话既是老人自己所说,那他多半是已然猜到了他们要他讲这两个故事的目的。
朝清秋叹了口气,“所以说啊,聪明人何时都有,行走江湖,怎么能不处处小心,稍不留神,只怕就要丢掉这条性命。”
此时高台上的老人已经开始讲第二个故事,“这第二个故事相比第一个故事就简单了不少。”
故事开始,堂下的酒客们屏气凝神。
老人拍了拍惊堂木,侃侃而谈。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座古老王朝,当时已然是王朝末期,内有宦官,外有权臣,地方上更是豪强并立,百姓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已经初露端疑。”
“而咱们故事的主角,当时还是个混吃等死,游手好闲的无赖子,整日里飞鹰走狗,无所事事。浑然不知天下将乱,而他也将卷入那股即将到来的洪流之中。”
接下来的故事其实与市井之中流传了许多年,各种版本的英雄豪杰的故事无甚差异,无非天下大乱,这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带着手下的兄弟们揭竿而起,四面征战,最后夺得天下的老套故事。
当年轻人终于夺得天下,建号称帝,堂下的酒客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以为这个故事就会到此为止,不想老人却并未停下。
他轻轻敲了敲桌上的惊堂木,提醒堂下的酒客们安静几分。
等到酒客们沉静下来,他这才重新开口。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那不过就是个
寻常的英雄故事,无甚意思,接下来,这个故事才要到最精彩之处。”
接着,老人又讲了后半段的故事。
当年那个谦厚仁义,号称有长者之风的年轻人,在登上帝王之后像是重新变成了另外一人,无凭无据的猜忌,刻薄寡恩,当初跟着他起家,舍生忘死,南征北战的兄弟也被他屠戮了大半。
杀戮连年,最后更是将目光盯向了当年半途投奔他,为他取下天下的最大功臣。
老人嗓音低沉,“当年这个帝王与强敌争锋,这个后来被人称为兵仙的年轻人只要作壁上观,未尝不能争一争天下,可惜啊,见事不明,终遭杀戮。”
老人的故事戛然而止。
堂下酒客开始议论纷纷。
赵欢有些不解,“朝大哥,这第一个故事的用意我还能猜到,无非是要其他镖局的人知道龙虎寨的残暴,这第二个故事的寓意我反倒是猜不透了。”
朝清秋笑道:“第二个故事并非单独有什么寓意,而是要和第一个故事一起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