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猫腻(2 / 2)

留下来吃了一顿工作餐,两人才回去,在回去的路上,李昭说道:“爸,上级这次应该是希望我们能够以点带面,最后全面推广生态农业的模式。咱们国家的自然村大概有一百多万个,如果每天走一个,那基本都需要两千七百多年才能走一遍。这次推广我看地域分布非常广,最好是让研究所考察足够充分才好。”对于李昭的话,苏父自然是认同的,说道:“当然,这次推广基本决定了以后会不会推广生态农业这种模式,对于这次考察当然是越详细越好。”见苏父同意,李昭继续说道:“他们把资料带回来后,我们就以这些地方为蓝本,设计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推广后如果效果显著,咱们就将这种模式编辑成册,最后刊发出去,这样当我们提供的模板够多之后,全国范围内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来选择模板了,这样的话只要他们有资金,自己就能发展了。”

“估计没有那么容易,想要发展这些,估计后面还需要我们推动才有可能,你忘了去年发生的事情了?没我们盯着,那种不把老百姓当人的一小撮人肯定会搞破坏的,到时候不仅推广不成,还会连累老百姓啊。”苏父叹道。

关于这事,李昭也是没有什么办法,除了叹气也只能叹气了。想了想说道:“我们只能尽力拿出好的方法了,将最好的模式拿出来,能帮一个是一个了。”苏父这时也是叹道:“是啊,我们只能尽力做好我们的事情了,尽人事吧。你有空也多琢磨一些发展模式,上午交流之后,我也是觉得这事不简单,各地差异也非常大,咱们最好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有资源才好。”李昭点点头说道:“这没有什么问题,其实模式还是很多的。比如我就听说南方有些地方自古就有养蚕的习惯,他们会把蚕砂拿去喂鱼,而捕鱼后,又会拿塘泥来肥田,这也是一种基本的生态农业方法。而我当时选择蚯蚓也只是因为我们这蚯蚓最好获得,其实还可以用蟑螂,但那玩意没有蚯蚓好管理。”听了李昭的说法,苏父若有所思道:“这样最好,到时候出书就能给绝大多数地方提供指导意见了。咱们国家太大了,只靠我们将生态农业的模式进行全国推广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各级政府又没有经验,如果没有专业的指导用书,盲目的发展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次选的五十个地方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看来领导也知道我们的问题所在啊,如果这次五十个地方能够形成五十个成熟模式,那么我们未来的推广就算有了依据了。你对推广还有什么意见没有?我已经打算派研究所的人出发了。”李昭听到这里也有点回过来味了,有猫腻啊,问道:“爸,您觉得这次是不是也有人在给我们穿小鞋啊,这一次居然这么巧,居然大多数环境都碰到了。”苏父听了李昭的话,眼里也是充满了复杂,这事还真有可能,不然哪会这么巧?

几乎所有的地形、环境都被这次五十个推广目标碰到了,要说这次不是有人刻意为之,打死李昭都不信,苏父这时也幽幽说道:“看来是了,有些人还真是看不得别人好啊,办实事不行,拖后腿是一个比一个有经验啊。”李昭想了想说道:“爸,既然是这种情况,那我们这次就玩个大的,你看怎么样,不就是花钱吗?正好我们今年估计有三十亿的余额可以花,莪就不信了,这事还有办不成的,就算是西北干旱地区,想要弄点不多的水也还是有办法的。”苏父听了这话,问道:“你想怎么弄?这事可不好办,毕竟跨度太大了。”李昭这时已经有了想法,说道:“爸,咱们自己力量大小了,这次既然跨度这么大,那咱们就联合尽可能多的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推广生态农业,那么越多人参与进来,以后推广就会越容易。既然如此,那么当地政府、地方的高校以及当地的居民,都是我们可以邀请的对象,就是这么做要花不少钱。”苏父听到李昭这么说,心里也有了主意,说道:“好,就这么办,不就是花钱吗?我就不信了,这些农场一个还能花六千万了,回去我就开始着手联系各地的农场、政府、以及高校,争取让这些地方都能派人来一起开个会。”李昭听了也是眼前一亮,苏父果然是老江湖,立马抓住了重点,既然有人想看笑话,那就直接大张旗鼓的搞。

而且在材料厂不惜代价的情况下,又采取最适合当地的模式,肯定会取得耀眼的成果的,这绝对能给后续的推广带来巨大好处。

李昭想了想道:“爸这么大张旗鼓的进行的话,只靠我们材料厂和农业研究所估计镇不住场子啊,您最好是找一个足够分量的领导来主持大局。这么大的事情,我想没有哪个大领导是不希望成功的,当然能多请几位最好。”苏父这时也放松了下来,只要事情找到了破解的办法,其他的都不是事了,苏父这时说道:“这点你放心,这种大好事,没有哪个领导会反对的。而且这事也是诸位领导想做但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做到的,现在有了我们提供资金支持,没有谁会反对的,绝对是所有大领导都乐见其成的。”这个事情算是直接破局了,不管是谁搞得这一出,也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李昭这次都算破解了。

你耍阴谋诡计,那我就用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大势来碾压过去,在这样的大势下,所有牛鬼蛇神都要退避。

李昭见苏父轻松下来,也知道这事基本没什么问题了,于是说道:“现在估计最大的难题就是干旱地带的水源问题了,这个我也只能弄一个小型的水分收集装置,最多解决人员饮水问题。想大规模的改变当地的情况基本是不现实的,或者根本不是现在可以实现的,那里还是只能发展灌溉农业、绿洲或者沿河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