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个奇怪的人(2 / 2)

不让江山 知白 1971 字 2022-11-01

李叱道:“他们也未必就敢招惹咱们,不过大家还是要小心些,我之前已经告诉所有人保持戒备,山里不光有美景,也有野兽,最前探路的斥候,有危险也会提前示警。”

过了双峰山再走四十里左右是仙踪山,那边的山谷比双峰山这边要狭窄的多,官道也变得窄了些,两边山崖两侧怪石嶙峋,山林密布,最适合藏身埋伏。

就在这时候,前边仙踪山下。

一个大概十六七岁的少年骑着马悠哉悠哉的从西北方向往南走,他身上穿着一件白色锦衣长衫,人极俊美,若要对比的话,比唐匹敌还要俊美一些。

如果光看面相,连他是男是女都不好分辨出来,但是身材却看得出来,虎背猿腰,身形修长,如果他是个男人,比任何男人都好看,如果他是个女人,比任何女人也都好看。

他也没有拉着马缰绳,任由那马自己走着,他手里有一根竹笛,在五根手指之间来回转动,不管如何变幻,却就是不会掉下去。

旁边的山崖上似乎忽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声,乍一听像是鹰啼。

听到这声音,锦衣少年眉角微微扬了扬。

他俯身在坐下老马身上拍了拍,声音很轻的说道:“老黄马啊老黄马,我和你说过,什么时候遇到比你好的坐骑,我就换了你,你就可以去休息了,有人要拦着咱们,我看看他们手里有没有比你好的马。”

老黄马打了两个响鼻,也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完全不在意他说了些什么。

嗤之以鼻,大概最先形容的应该就是马。

就在这时候,从两侧峭壁的树上有人抓着绳索荡下来,大概有七八人左右,他们腰畔插着刀子,悠荡着到了官道上,一松手落地,七八人把路拦住。

为首的一个山匪往前走了几步,把腰间别着的刀抽出来指向那锦衣少年,刀没出鞘。

“嘿,停下!”

锦衣少年没理会,那老黄马也仿佛聋了一样继续往前走,这一下就把那几个山匪气着了。

为首的山匪

刷地一声把刀抽出鞘,横跨一步拦在老黄马身前,低着头走路的老黄马像是没看他,又或者是懒得看他,依然低着头往前走,再走一步就撞在那山匪头子身上了。

“哎我去!”

那山匪头子就怒了,侧身让开,然后一把拉住老黄马的缰绳,那老黄马好像是看了看他,也好像那眼神里是在可怜他。

“你是不是聋了?!”

山匪头子怒问一句。

锦衣少年摇头道:“没有。”

山匪头子道:“没聋你就是故意的?我让你停下你没有听到?!”

锦衣少年看起来略显为难的回答道:“我和它说好了,走路是它的事,我不管,它什么时候停下来是它说了算,它在哪儿停我就在哪儿休息。”

“你?和一匹老马说好了?”

那山匪头子忽然就哈哈大笑起来,回头对自己的手下人笑道:“我还以为截了个大肉包子,这一身漂亮锦衣,想想就知道是有钱人出身,谁想到是个傻子!”

那几个手下人也跟着笑起来。

锦衣少年问道:“你们是在笑我吗?”

山匪头子大笑着说道:“不然呢?我们笑谁呢?”

锦衣少年低头对老黄马说道:“被笑话了,不好不好。”

老黄马又打了两个响鼻,好像在说关我屁事,又不是在笑话我,我只管走路,其他的事都是你的事。

大概不到一个时辰后,官道上。

李叱特意换到了前边第一辆马车,他把连弩放在自己身边,随时都可以拿起来,虽然他暂时不能随便动手,但他的射术还是少有人及。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前边过来一个人,也许是因为累了,往后仰躺在马背上,任由那匹老黄马自己往前走。

当一匹马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应该很老了,最起码说明骑马的人可能不怎么富裕,因为他大概是没别的马可选。

那人听到对面有声音也没有起身,那老黄马也一直低着头走路,眼看着就要和李叱的马车撞上,李叱连忙让赶车的伙计往一边靠。

可是马车已经靠着一侧走了,那老黄马却在官道正中走,所以让是没法再让,再让就会翻车。

于是李叱喊了一声:“朋友,小心些。”

那人没回答,倒是看起来懒洋洋的老黄马看了看李叱,然后偏开一些,也给马车让了让。

李叱说话那人都没理会,倒是老黄马给人让路让他觉得很奇怪,甚至是震惊。

他坐直了身子,有些不可思议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老马啊老马,你居然给人让路了?”

他好像是觉得无比的不真实,但是李叱他们却觉得这有什么?这难道不正常吗?

李叱看向那锦衣少年,锦衣少年也在好奇的打量他,似乎还是在不理解为什么老黄马会给这个人让路。

所以他问了一句:“你是谁?”

李叱回答:“路人。”

锦衣少年因为这个答案又怔了一下,然后就笑起来,他觉得这个答案格外的好笑。

李叱问:“请问这位公子,你从前边仙踪山过来,有没有遇到山匪拦截?”

锦衣少年回答:“遇到了。”

李叱心里一惊,遇到了,这锦衣少年却安然无恙的过来,足以说明问题,而他安排在前边的斥候却没有示警。

所以他笑着问道:“没劫你?”

锦衣少年回答:“劫了钱。”

余九龄从后边过来好奇的问了一句:“劫了多少买路钱?”

锦衣少年从身上解下来一个钱袋子,把钱袋子打开,手指伸进去扒拉了扒拉,然后认真的回答道:“没多少,大概几十两,他们就带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