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离离原上草(上)(2 / 2)

窸窸窣窣地嚼了一轮草根,大概是肚子舒服了一些,两人有气没力的瘫坐地上,嘴上仍不住埋怨。

原来两人本是齐郡农户。

因为这些年水旱灾荒不断,维持生计十分艰难。

偏巧自今岁起,皇帝为了远征高丽,下令举国就役,扫地为兵,致使他们家中壮丁尽去,耽误了农时,田地荒芜。

年少那个若非腿脚残疾,恐怕已经死在远征路上。

家中余粮见底,而催收粮税的官吏却仍不肯通融,将他们仅存活命的口粮都抢走。

两人只得离家逃荒。

“我听人说长白山出了一位知世郎,专杀官兵,救济乡梓,眼下已经转战到齐郡附近,要不咱爷俩投奔他吧?”年轻饥民提议道。

“你要去当贼?”年老饥民语气微微不满,“那咱家里的永业田不要了?”

“那田无人耕作,却还要上税,要来何用?”年轻饥民不以为意,“况且咱爷俩这一逃,那田怕是已经被乡中富户强占去了。”

“话虽如此,可咱们家三代都是良家子,这一落草为寇,身份可就污了……”

年老饥民仍有不舍,父子两人一时争执不下。

不久,又有一群饥民过来草地觅食,两人发现都是同乡出来的,很快就攀谈起来。

年轻饥民趁机再度提出投奔知世郎,没想到这些同乡大都打着类似主意,纷纷响应。

其中一位对知世郎的事迹相当熟悉,眉飞色舞对众人道:“那知世郎王薄起兵之时,曾写下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我记得当中有几句这么唱——”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在场众人全都饥肠辘辘,听到獐鹿牛羊等肉食,全都眼放青光,连吞口水。

听到贪官酷吏要来,想起这些年家中被官府压榨日渐破败的景象,都是又怕又恨。

又听到此歌号召人提刀杀向军官时,微微一惊,而后却莫名感觉胸中积郁多时的一股气,彷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待听到最后两句时,这些宣泄也达到了极致。

是啊,横竖不是客死辽东便是在饿死在灾荒,既然如此,何不在家门口揭竿而起,杀出一条生路。

当下众人纷纷从地上爬起,高唱着歌谣,去投奔知世郎。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

“原来,杨广已经开始远征高丽了。”

“王薄已经起事……乱世终于要来了”

元神破灭后,杨遇安复盘这次探索所得。

知世郎王薄,在隋末群雄之中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战绩。

但杨遇安记得此人,是因为王薄是第一个明确起兵反隋的“群雄”。

所谓“首义”之人,自然容易被后人记住。

因为杨广罔顾民生,执意多番远征,自王薄之后,起义之势在山东河南各地迅速蔓延,很快就变得不可收拾。

“或者我也可以模彷‘知世郎’的做法,趁着民心思乱之际,扩大琼花的名声?”

怀着这个想法,杨遇安再次让仙子带他的元神去齐地。

但他很快发现并不可行。

齐地兵荒马乱,灾害不断,民众全都缺衣少食,哪里有空关注一株地上小草说教?

根本就是第一时间挖出来充饥。

被人塞到嘴里嚼了几次后,杨遇安彻底放弃在齐地宣扬琼花名声的思路。

“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诚不我欺也。”

“只能往西往南边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