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这部电影所讲的内容基本上国人都知道。
不过把书本或历史资料拍成电影,可不是跟着还原或想当然的艺术加工就能成。
也不知道是陈大导给自己赋予了某种文化使命,还是想法太超前。
反正叶繁看了一会后,就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混乱,画面和视觉效果也是一言难尽。
叶繁还算好的,就坐在那安静的看着,学习和欣赏里面众多优秀演员的演技,毕竟电影有问题不代表演员演技不好。
这部电影演技大咖众多,巩利,张风毅、李雪建、赵本杉、潘嘎子、丁海峰和周讯,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都非常不错,都贡献了顶级演技。
可以说如此豪华的阵容,如果没有叶繁的存在,国内电影圈以后的电影恐怕后无来者了。
但其他观众就没叶繁这么好的心态,看了一段时间后就互相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听到后面的议论声,坐在前排的陈大导有些尴尬,因为电影真的好的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秦始皇咋被演成这样?疯疯癫癫,猥琐低矮,看着渗人。”
“是啊,秦始皇不应该是伟岸英明神武的样子吗?”
……
“这嬴政真是吕不韦的儿子?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没这么说过啊。”
“很多野史都这么说,是真是假谁知道,不过陈导在这部电影说的这么言之凿凿,有些武断。”
……
“赵本杉和潘嘎子的戏咋这么多?荆轲还有胯下之辱?那不是韩信吗?”
“对啊,这拍的是啥啊,这到底是历史片还是喜剧片,看到赵本杉和潘嘎子就出戏,闹呢这是。”
……
叶繁听到这些议论声有些好笑,就这陈大导之前还敢当这么多人面前说【自愿购票,观影后若不满意可当场退票】的口号,真是蜜汁自信。
电影放完后,场内的议论声则更大了,甚至有不少人大声的批评起了这部电影。
但都这时候后了,该选择性耳聋眼瞎就要耳聋眼瞎,陈大导和主创在观众们的争议声中尴尬的上台。
回答完记者们的一些问题后,主办方就匆匆结束了这场首映礼,叶繁也跟着人群走出大会堂……
叶繁在车上等了半天,韩三爷这才姗姗来迟。
叶繁笑道:“商量了这么长时间?看来情况不容乐观啊!”
韩三爷脸色凝重道:“你坐在后面,观众反应不都看到了,我们在后台讨论了半天,让凯哥先把片子重新改了再拿出来放。”
叶繁点点头道:“这是肯定的,观众都能看出来这么多问题,《刺秦》就这样上映效果肯定不理想。”
“车上先不说这些,去你爸那边,我请客,咱们边吃边聊。”
叶繁点点头,和韩三爷一起坐车去了聚福楼……
“这部电影你看了有什么想法,给我说说。”
看了眼面带愁容的韩三爷,叶繁放下筷子说道:
“这片子改一下还是能看的,《刺秦》的艺术性还行,去国外拿奖有希望,但是票房就别想太多了,回本是不可能的。”
听到叶繁这话,韩三爷的表情更苦了。
“你觉得这部电影有啥问题,你预估票房能有多少?”
“国外票房我不好说,国内我估计1500万票房最多了,说不定1000万都难。”
叶繁想了想又道:“《刺秦》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总结一句话就是不接地气,陈大导的想法和普通观众的认知之间差的比较多,普通观众哪会想那么多艺术性的东西。”
韩三爷这时来了精神,示意叶繁具体说说,毕竟只要能找出问题,说不定有改进的希望。
这么多年的学习和拍戏的经验,叶繁看电影的眼光和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不少,难得有在大佬面前显摆的机会,那还不装一下掰!
于是叶繁就毫不留情的指出《刺秦》的问题。
首先是视觉乏味。
从影片出现第一个呆板的镜头之后,就可以预想到电影不会带给人以期待。
国内这个年代很多电影,始终像一个土围子里的狭小天地。
一旦把观众诱引进来之后,就把观众死死地压伏在土黄色的小天地里,令观众的想象力无法驰骋,陷在黄土地的泥沼中。
《刺秦》耗资7000万元,然后主要投入在静止的物上,而没有投入到灵动的画面上。
最后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块鸡肋,一块被黄土地埋没的鸡肋,沉闷,枯燥与乏味。
更别说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应该是千军万马的恢弘气势,但《刺秦》里的战争场面,犹如一潭死水,看的人索然无味。
其次就是故事混乱。
堂堂秦始皇,打燕国还需要一个女人当卧底去制造借口?
秦始皇消灭六国,难道还需要这样一个拙劣的借口?
制造了一起事件,然后嫁祸于别国,再发动进攻,啧啧,这套路,大家熟不熟悉?
而《刺秦》里荆轲献图的时候,实际上,这是秦王自己设计好的,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电影中,开始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前面安排好的事实,好像秦王又开始无知起来,措手不及,十分被动,惊惶失措。
这如何能解释他早已知道这是自己设置的一个阴谋?
电影在此前后脱节,既想在原故事中装置一些新内容,如“刺秦”的动机,只是为了挑起战争,改变了历史真意。
但是,在最后一刻,秦王还是必须艰难地面对刺客,回到原有的历史轨迹中。
再有赵女有多次刺秦的机会,但她就是没有做,剧情简直就是漏洞百出,根本不能自圆其说!
最后就是人物呆滞。
整个电影,人物太讲究造型,没有戏剧冲突,两个在一起的人,几乎没有什么精神碰撞,相互心灵的揭示,这也是国内电影屡试不爽的通病了。